27.01.2013 在倫敦享受人生 第139天
這陣子,大學時的好友們都在談婚論嫁,其中一位好姊妹更去影樓影婚紗照,我們在whatsapp中收到後都大為感動。
今天終於看完了Nothing To Envy 這本書,幾年前在書局看見後,一直想買,但一直以為中文版《我們最幸福》是原著,後來才知英文才是原著,因為是一名在美國的女記者寫的,看完後,回望自己的人生,實在是完美,看見北韓人民淒慘的生活,其實自己還有什麼難關是過不到的呢?
最令我心痛的是這一本書所記述的不是僅僅是故事,而是真真實實發生在廿一世紀的北韓,當我們都在享受科枝帶來的安逸生活,在全球化的帶動下品嘗著各國的美食時,為何世界上,這三十八度以北的國度卻存在著饑荒的問題,為何北韓的人民要受這樣的苦?他們連最基本的食物也沒有,病了雖不用錢便可到國有的醫院求醫,但諷刺的是醫院設備簡陋,醫生更加連藥也沒有,即使能診斷出何病,也不能對症下藥,醫療設備落後,通訊設備也落後,最可笑的是國家即使有資源也會先撥作軍事用途,人力資源放在士兵上,人民活在水深火熱之中,上班是必須的,不然沒有食物劵換食物,而不上班是犯法的,在大饑荒時,人民即使上班也得不到糧食,人民活在絕望中。但因為他們無法接觸外面的世界,所有資訊都是從國家發放的,在這洗腦式的薰陶下,人們無從知道世界各地發生的事,他們一心以為南韓和中國的情況比北韓更差,因為他們一直被洗腦,認為奉行資本主義的國家都是死路一條,只有共產主義才是王道。
或許共產主義的出發點是好的,但根本行不通,他們不善生產,糧食短缺,於是人民唯有靠自己的力量四出找食物以果腹,他們會吃樹根,因為根本沒有稻米,有東西吃進肚已經很好。有一回,有一個年青人偷了圍欄上的銅線,打算拿去賣掉,換幾個小錢,然後可以到黑市買點食物,怎料被捉拿,因偷了國家的圍欄的銅線,被控叛國,判了死刑,其實他只是不想坐以待斃,想找東西吃,何罪之有?為什麼這世界這樣不公平?在別處犯同樣罪行的人或許只是罰款,為何人命在這地方變得這麼卑賤?
其中一幕令我傷心不已,垂死的丈夫跟坐在病床邊的妻子說,他最後的願望是帶妻子到餐館,點一碗白飯,叫一支米酒,大家一起享用豐富的晚餐,他的願望是多麼的卑微,但這小小的宏願卻實現不了,那天晚上,他支持不住,死了…
逃到南韓的北韓人親眼看見南韓的繁華才知自己被騙足一輩子,但他們很內疚,尤其是他們才享受時,他們便會想起他們還在北韓的親人,他們一想到被遺下的親人很可能已被軍方送到labor camp作苦工時,便會眼泛淚光,在北韓時,一直以為外面的世界更荒涼,在資本主義下的國家更淒慘,他們一直以來都以為只有大家共同享樂,開心分享,才有愛,誰料原來在外面的世界也有愛,反而他們在所謂的共產主義下,每天生活在惶恐中,不知會不會說錯話而被捕,機關算盡,他們的生活才是慘不忍睹…但若果他們一輩子也注定要活在北韓的話,我寧願他們一輩子也不知道真相,因為現實是殘酷的,我寧願他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,或許這樣他們會過得好一點,沒有比較,他們永遠也可以唸著他們偉大的主席的訓詞:we have nothing to envy(我們最幸福!)
書中有一席話,我覺得寫得很好,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。
We laugh at the
excesses of the propaganda and the gullibility of the people. But consider that
their indoctrination began in infancy, during the fourteen-hour days spent in factory,
day-care centres; that for the subsequent fifty years, every song, film, newspaper
article and billboard was designed to deify Kim Il-sung; that the country was
hermetically sealed to keep out anything that might cast doubt on Kim Il-sung’s
divinity. Who could possibly resist?
當你從出世便被主席的思想充斥著你的頭腦,你永遠無法得知真相,你只有相信在眼前的一切,你別無他選,你只有相信他是最偉大的主席,他是最好的,而你已是最幸福的。